• News

炎炎夏日,暑假到来。离开校园,不等于离开课堂。有的人喜欢宅在家中,也有人选择外出旅行。这段留白的时间给了我们沉淀与思考的机会,也给了我们众多选择权与主动性,开启不同的可能。

 

Jason的暑假既与练琴为伴,也喜欢动手“创造”。思睿在倒时差上夏校,也曾进剧组学习当导演。而对于已经毕业的Kevin和浩华而言,如今的暑假是走上职场,提升专业技能;十多年前,还是高中生的Matt老师在美国与朋友尝试了一次巡演;在中国准备着高考的子豪老师则特意去了广州游览大学校园,期待未来的高校生活。

 

我们兴许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与地点,但都同样拥有过回味无穷的暑假。在这些昨天、今天甚至属于明天的暑假里,愿大家在这一小段的“停顿”时刻中,制造自己的专属回忆,找到暑假的意义。

 

 

 

 重复的练习VS开脑洞创造

 

 

Jason从五岁就开始学习小提琴,虽然最后并没有选择走音乐专业。但练琴这件事已经成为他的习惯。“练琴不是一直都是很chill的过程,相反在练习的时候需要非常专注,还需不厌其烦地将每一个小部分掌握好。”虽然手磨起了水泡,但坚持每日练习是重要的。

 

至于在家学语言,Jason也设计了独属的“德语时刻”:在中午最安静的时候给自己倒杯Lemonade,开着空调,在房间里的窗台边坐下来,然后拿起手机开始学习。在APP上可以设定每天需要达到的目标,为自己“打卡“。

 

“从还没有放假的时候到现在,我已经坚持了接近一百五十天了。德语词汇量也有几千个了。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最主要的是需要自己管理好时间,不仅仅是在schooldays,在放假的时候我觉得每天在哪一个时间需要做什么事,自己也需要有一个很清楚的脉络”

 

 

Jason认为放假的时候在家里过着“蜗居生活“,整天坐在电脑桌子前是一件十分“危险“的,所以运动也成为假期必不可少的大事之一。Jason每天都会在通过举铁与做平板支撑进行热身,随后再踏上跑步机跑步训练。在毕业旅行期间因为胡吃海喝的体重,也在这段假期的训练中得到回落。(一周后成功减重8斤!)。对于这位热爱古典音乐的男生而言,“在运动的时候,我也喜欢听古典音乐。在”举铁“的时候,我喜欢听歌剧,在跑步的时候,西贝柳士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和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对我尤其有效果。”

 

 

* Jason日常打卡的三件大事:运动、练琴、学德语

 

回想起在VMA度过的暑假,最深刻的暑假作业是AP物理课上要求动手制作一个投石机。(点击查看投石机项目课堂)这种开脑洞式的动手创造也成为了假期的“保留项目”,比如这次暑假Jason就用简单的电机和电路做了一个咖啡搅拌器,还成功地利用了一些边角料做出了一把简易的静音小提琴。

 

* 今年制作的静音小提琴与之前制作的投石机

 

 

 一步一步迈向“电影梦” 

 

 

思睿的老家在山西,平日只有在假期才会回到家乡。暑假之后,思睿就要迈入高三申请季,今年暑假跟比以往都要忙。一方面是申请要提交的portfolio集中在假期做,前期准备的东西比较多;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自己参加了海外高校组织的夏校。不仅需要忙于课程和teamwork,有时候还要倒时差。但夏校也让思睿接触到全球不同的学生,大家的风格都并不一样,反而碰撞出不少火花。这些体验也是一次对日后大学生活的提前练习,如何在世界的舞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永远是一个课题。

* 思睿今年在线上参加夏校

在之前的暑假里,思睿一直为自己的“电影梦”所努力着。不仅曾参与过电影研究的项目,选题《流媒体对青少年观景习惯的影响》,面对海量的网络问卷展开论述自己的课题。还曾真正地进入到专业剧组之中,体验了整个微电影从剧本到分镜再到确定场地演员等等,直到最后落地的全过程。片场多方位的因素并非最初想象那么简单,开始执行时的思睿也并非很有信心,但想要成为导演,就需要有勇气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无论是学术项目还是剧组,思睿在假期的每一步,都在坚实地朝着自己的热爱的专业迈进。

 

而谈及在VMA最令她记忆深刻的暑假作业,则是语文课组布置一次深度阅读,“我阅读了四本非常有意义的书籍,其中《雷雨》是最特别的一本,它讲述了一个旧社会中阶级和人物关系的矛盾与冲突,以两个家庭为主线,描绘了一个悲剧。让我对于旧社会有了具体的认识。同名的话剧被称为‘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更是具有深刻的意义。这项作业对我来说不止单纯的一项任务,而是真正在阅读中感受到与我们时代不一样的故事,重新理解封建社会与阶级矛盾。”

 

走上职场,交流与体验

 

 

对于已经毕业的kevin而言,回想起在VMA度过的暑假,印象最深的是与深中联合举办的芬兰交流项目,大家前往芬兰与当地同龄学生一起生活学习。

 

“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在芬兰同学家里吃到驯鹿肉的惊喜,晚上看到满天星的喜悦,去赫尔辛基一起逛街的快乐。这种带有文化差异的交流是我平时在国内很难体会到的,真的很难忘,还想再去一次。”

 

但面对升学的压力,在过去大部分的暑假期间,从家到补习班的两点一线生活占据了大半时间。进入大学后的暑假,kevin不仅拥有了更多主动权,也有了不同的选择。因为今年春季选择了defer,kevin的“暑假”从2月份就开始了。除了在2月到5月在梅沙当了TA外,也同步安排了不少学习任务,如在调色学院学习达芬奇调色技术,前往武汉学习彩色暗房。并在5月中通过广州欧莱雅集团的面试,成为了一名摄影助理,持续做到现在。“这种能走出来到社会上亲身体验职场的感觉,与和单纯坐在座椅前做练习题是不一样的,能遇到很多很有意思的人,还有学习到很多专业性的知识。”

 

Kevin认为,我们总是在闲下来的时候觉得时间充裕,但是真正忙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时间已经不够用了。暑假就是,Stay safe, and do what excite.

 

同样已经毕业现就读于罗德岛建筑系的黄浩华,在高三时参加了由VMA x WashU共同举办的Architecture Studio,对之后的升学及专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样因为专业属性,进入大学后的假期,同样需要以学习为目的四处看展看建筑,学习软件提升技能。当然,因为在国外求学,回国的假期也成为各种朋友难得的见面机会。

 

 

 

 

 

Being Kids,制造专属回忆

 

 

对于成长在美国的Matt老师,回想起十多年前他的假期时,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有一年与自己的军鼓团伙伴一起在美国巡演旅行。一起排练、一起演出,在旅行的过程中遇见那些有趣的人。这样的假期,留下的不止是一次次表演的经验,还有毕生难忘的回忆故事。在今天,已经身份转换的他,并没有给学生布置任何作业。Matt认为,许多学生都会为了应付暑假作业任务,而在假期的最后一刻才开始写作业。那还不如让他们了解,假期应该是一个学习如何利用时间的机会,仍处于学生时代的他们,应该有更大的自由去体验。

 

“Students should spend their summer vacations being kids and doing what they want to do. Once you grow up you pretty much never get that opportunity again.”

 

 

而对于在深圳成长的子豪老师而言,高中时代因为要住宿留校,假期能与三五好友相约逛书城,在书城附近吃饭,已经是很新奇很难忘的事儿。在当时同样面临着升学压力的他,也选择在高二的暑假与室友一起去广州中山大学游览,看着美丽的校景,畅想着一年后的高校生活,期待又美好。“转眼间校园生活已逝去,有些唏嘘,但看着眼前畅想未来的同学们,仿佛又看到了当时的自己。”

 

子豪老师认为,

“梅沙的自由度比较高,学期和暑假的界限比较模糊,我认为既然是‘假期‘,最难得地方就是可支配时间的连续:无论是出一趟远门旅行,还是让自己宅两三天,或者是安排社会实践、访校,补习……做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这都是美好的青春回忆!”

 

 

回看当下,Matt老师并没有从事音乐相关的事业,子豪老师最终前往台湾求学。但假期里发生的一切,无论是渴望、兴奋还是憧憬,不仅历历在目,也影响至今。

 

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健康快乐,不留遗憾的假期!

 

 

感谢文中受访的老师与同学

采访收集:Sky

编辑/排版:Sunny

  • CN